打破沙锅问到底
拼音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含义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典故出处
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近义词
打破沙锅璺到底
反义词
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英文翻译
insist on getting to the bottom of something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成语举例: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指在追问问题时,坚持不懈,毫不留情地追求真相,直到得到答案。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们在追求真相时的决心和毅力。
使用场景
- 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追问态度非常坚决,不肯放弃直到得到答案。可以用于描述调查员、记者、律师等职业的专业精神,也可以用于形容普通人在生活中对于某个问题的追问态度。
故事起源
- 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个乡下人家,他们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很破旧,其中有一个锅的底部破了一个洞。有一天,家里发生了一件事情,乡下人追问到底,就是用这个故事来形容的。
成语结构
- 成语“打破沙锅问到底”由“打破”、“沙锅”、“问”、“到底”四个词组成。
例句
- 1. 调查员对案件进行了深入追问,打破沙锅问到底,最终找到了关键证据。2. 记者为了揭露真相,不畏艰险,打破沙锅问到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拆分开来记忆,例如“打”字可以联想到坚决不懈地追问,而“破”字可以联想到打破瓶颈、突破障碍等意思。这样,通过将每个字的意思进行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追问问题相关的成语,如“问长问短”、“逼上梁山”等,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提问的问题,我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争取回答正确。2. 初中生: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弄清楚真相。3. 高中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我们经常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探索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