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尘靡及
拼音wàng chén mí jí
含义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同“望尘莫及”。
出处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如厮隶之于贵官,负弩前驱望尘靡及耳。”
典故出处
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如厮隶之于贵官,负弩前驱望尘靡及耳。”
近义词
望尘不及、望尘莫及
英文翻译
be a far cry <cannot hold a candle to>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同“望尘莫及”。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远远落在后面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望尘靡及源自《庄子·天下篇》:“吾丧我,汝将焉附乎?丧其所以附者而已矣。”意思是当我失去了自己,你还能依附在哪里呢?成语中的“望尘靡及”比喻追求的目标高得像望着远去的尘土一样,无法达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追求的目标极高,超越常人能力范围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成就非常高,不可企及。
故事起源
- 《庄子·天下篇》中的故事讲述了庄子与惠子的对话。庄子问惠子:“吾丧我,汝将焉附乎?” 惠子回答:“丧其所以附者而已矣。” 意思是当我失去了自己,你还能依附在哪里呢?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望尘靡及”。
成语结构
- 望尘靡及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这个目标太高了,我们望尘靡及。2. 他的成就太高,我们普通人根本望尘靡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拆解成四个部分进行记忆,分别是“望”、“尘”、“靡”、“及”,并结合故事起源中的问答场景进行联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其他章节,了解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游戏太难了,我望尘靡及。2. 初中生:他的成绩太好了,我们都望尘靡及。3. 高中生:他的演讲水平太高了,我们望尘靡及。4. 大学生:他的研究成果太厉害了,我们普通人望尘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