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公私兼顾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jiān

公私兼顾

拼音gōng sī jiān gù

含义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出处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典故出处

  •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近义词

  • 公私两便

反义词

  • 公而忘私

英文翻译

  • give due consideration to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成语举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九章:“到这里来主要是看你。公私兼顾嘛!”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补语;指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公私兼顾是一个表示要平衡公共事务和个人私事的词语。它强调了在处理公务和私事时要保持平衡,不偏袒其中的任何一方。这个成语传达了一个人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也要顾及自己的个人需求。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平衡考虑的能力。例如,当一个人既能够全心投入工作,又能够照顾家庭和个人需求时,可以说他公私兼顾。

故事起源

  • 公私兼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王献之传》中。据传,王献之是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担任职务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家庭生活。他能够平衡处理公务和私事,因此备受赞扬。后来,人们用“公私兼顾”来形容他的能力和品质。

成语结构

  • 公私兼顾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公”、“私”和“兼顾”。其中,“公”表示公共事务,“私”表示个人事务,“兼顾”表示平衡考虑。

例句

  • 1. 他是一位能够公私兼顾的领导,既关心员工的福利,又注重企业的发展。2.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公私兼顾,不要让个人事务影响到工作效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手中拿着一把天平,一边放着代表公务的事物,另一边放着代表私事的事物,而这个人正试图保持天平平衡。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公私兼顾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平衡相关的成语,如“权衡利弊”、“取舍得当”等。这些成语都与在不同事务中找到平衡相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公私兼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一个公私兼顾的孩子,他既会分享玩具给朋友,也会照顾弟弟妹妹。2.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非常懂得公私兼顾,她既能带好全班的学习,也能和同学们玩得开心。3. 中学生: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要学会公私兼顾,既要参与学校的活动,也要保证好自己的学习。4.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公私兼顾,既要关注学术研究,也要培养兴趣爱好。5. 成年人:在工作和家庭中,我们应该努力实现公私兼顾,既要工作出色,也要照顾好家人的需求。

拆字解意

公私兼顾成语造句

  • 公私兼顾造句(精选15条)

    1、‘大公无私为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吃干拉稀为病人,不作不为为死人’。2、这是公私兼顾的好事,大家都乐意干。3、处理经济问题,要注意公私兼顾。4、杨芳是在省财院委培时认识郑强...

  • 用公私兼顾造句(精选10条)

    1这一来,就不算是用私车了,也是为了公事嘛,呵呵,其实是公私兼顾。2利益一体和公私兼顾的劳动关系理论,是依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特点而形成和发展的劳动关系理论。3好在诸葛亮公私兼顾,闲暇之余便跟着诸葛瑾回家拜见了继母,也算是略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