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合污
拼音tóng liú hé wū
含义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出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典故出处
《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近义词
同恶相济、狼狈为奸、随俗浮沉
反义词
泾渭分明、洁身自好
英文翻译
go along with sb. in his evil deed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成语举例: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同,不能读作“tònɡ”。
成语辨形:合,不能写作“河”。
成语辨析:见“随波逐流”。
成语谜面:亏;下水道的脏水
歇后语:马桶倒进臭水沟;阳沟并进阴沟里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乡愿”,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也就是“好好先生”,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骨子里很坏,让人厌恶。
详细解释
- 同流合污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人与坏人或不正当行为联合在一起,一起参与坏事。这个成语中的“同流”指的是与坏人同流合污,共同做坏事;“合污”指的是与坏人一起腐化堕落。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与坏人或不正当行为勾结的人,形容他们的道德败坏,没有原则和底线。
故事起源
- 同流合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故事讲述了荀卿在古代战国时期,曾经劝说孟子与其他儒家学派联合起来,共同向各国君主宣传儒家思想。然而,荀卿的建议被孟子婉拒,孟子认为与其他学派联合会使自己同流合污,失去儒家的独立性和纯正性。
成语结构
- 同流合污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同”和“合”都是动词,“流”和“污”是名词。
例句
- 1. 他与那些坏人同流合污,一起参与了诈骗活动。2. 这个政府官员被指控与黑社会团伙同流合污,涉及贪污和受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同流合污”这个成语与负面的联想联系起来,比如想象自己被卷入一个污浊的河流中,与坏人一起沉溺其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败坏相关的成语,比如“铁证如山”、“罪魁祸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一起作弊考试,同流合污。2. 初中生:这个学生加入了一个不良少年团伙,同流合污。3. 高中生:他们与政府官员勾结,同流合污参与了贪污行为。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人为了获得利益,不择手段,同流合污。5. 成年人:我们不能与那些不正当行为勾结的人同流合污,应该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