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臂盟公
拼音gē bì méng gōng
含义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典故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近义词
割臂之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男女秘订婚约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割臂盟公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意为割肉结盟,表示彼此结成同盟,坚决同仇敌忾,共同对抗外来的敌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义气相投,情同手足的朋友关系。
故事起源
- 据《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记载,战国时期,晋国的襄公为了对抗强大的楚国,与齐国、宋国、卫国等国家结成了联盟。为了表示彼此的决心和团结,襄公提议割下自己的臂肉,与其他盟友一同结盟。最终,这个联盟取得了胜利,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割臂盟公。
成语结构
- 由“割臂”和“盟公”两个词组成,前者表示割肉,后者表示结盟。
例句
- 1. 在困难时刻,他们割臂盟公,共同对抗外敌。2. 他们之间的割臂盟公,让他们成为了一生的好朋友。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割下臂肉的行为来表示彼此的决心和团结。可以想象割臂盟公的场景,让这个成语更加生动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成语如“同仇敌忾”、“手足情深”等,进一步丰富对中国成语的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割臂盟公,一起参加运动会,争取好成绩。2. 初中生:班级的同学们割臂盟公,决心一起努力,共同进步。3. 高中生:他们割臂盟公,共同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4. 大学生:他们割臂盟公,决心一起创业,共同打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