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身失节
拼音sàng shēn shī jié
含义身受污辱,失去节操。
出处鲁迅《小说旧闻钞·红楼梦》:“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并被以丧身失节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作者盖深痛之也。”
典故出处
鲁迅《小说旧闻钞·红楼梦》:“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并被以丧身失节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作者盖深痛之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身受污辱,失去节操。
成语举例: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并被以丧身失节之名,……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作者盖深痛之也。(鲁迅《小说旧闻钞 红楼梦》)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丧身失节是由两个成语组成的,丧身指丧失生命,失节指丧失道德。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败坏到了极点,既丧失了生命也丧失了道德。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堕落到了极点,丧失了生命和道德。可以用在讨论某人犯罪行为、背叛行为等严重违背道德准则的情况下。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但它的含义和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文化中对道德的重视。在古代社会,道德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身失节这个成语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对违背道德的行为的警示和批评。
成语结构
- 丧身失节是由两个成语组成的,其中丧身是动词短语,失节是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这个贪官不仅丧身失节,还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 他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丧身失节,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丧身失节与败坏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形象非常糟糕,既丧失了生命又丧失了道德,从而形成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道德相关的成语,如“道德沦丧”、“失去良知”等,可以帮助加深对丧身失节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作业本,真是丧身失节!2. 初中生:这个人为了钱财不惜丧身失节,真是可恶!3. 高中生:他为了追求权力,不择手段地丧身失节,最终被法律制裁。4. 大学生:一个人如果丧身失节,就会失去别人对他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