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矩重规
拼音dié jǔ chóng guī
含义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出处《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典故出处
《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近义词
重规叠矩
英文翻译
confirm to the regulations and customs carefull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成语举例:〖示例〗因先生之言,以读先生之书,如叠矩重规,毫厘不失,灼然与才子之笔,分路而扬镳。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四》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指烦琐的规矩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叠矩,是指在建筑施工中,把砖石、木料等规整地排列起来,以作为施工的基准。重规,是指规矩,即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叠矩重规比喻人只重复使用旧的规矩,不创新、不变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固守旧有的规矩,不愿意改变和创新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些机构或团体过于守旧,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故事起源
- 叠矩重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的襄公为了解决国内的乱象,向晋国借来了一把叠矩,用来整顿国家的规章制度。然而,襄公却只是重复使用古老的规矩,不做任何创新和改变。最终,他的政治改革失败了。
成语结构
- 叠矩重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分别是叠矩和重规。其中,叠矩是动词短语,重规是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一直叠矩重规,不敢尝试新的方法。2. 这个公司一直叠矩重规,不愿意接受新的理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叠矩想象成一堆古老的规矩,而重规则代表了不创新、不变通的意思,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和创新、变通相关的成语,例如“创新无止境”、“变通无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一直叠矩重规,不给我们更多的自由时间。2.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学习中叠矩重规,不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3. 高中生:有些老师只是叠矩重规,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创新想法。4. 大学生:有些学校的教育体制叠矩重规,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