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必赋
拼音dēng gāo bì fù
含义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出处《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典故出处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近义词
登高能赋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成语举例:晋·王沈《魏书》:“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作文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中的“有仙则名”即指登山后要吟诗作文,表达对山水之美的感慨。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现在的“登高必赋”,表示登高时必然要有所作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登山时必然要有所创作,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思考。也可以用来形容在任何场合下,都要有所作为,不光是登高时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贫寒环境的豁达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的“有仙则名”一句启发了后人,成为了“登高必赋”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登”、“高”、“必”、“赋”。
例句
- 1. 他登上山顶后,立即拿出笔记本,开始写起了诗来,真是个登高必赋的人。2. 在这个迷人的秋天,每次登山都是我登高必赋的时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登上了一座高山,站在山顶,感受到了美丽的风景,然后拿出笔记本开始写诗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唐代的诗歌和散文来进一步了解登山文化和创作文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登山相关的成语,如“高山流水”、“云山雾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我们去登山了,我站在山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写了一首诗,真是登高必赋啊!2. 初中生:每次登山,我都会带上笔记本,登上山顶后,静静地欣赏风景,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就是登高必赋。3. 高中生:登山对我来说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的机会。每次登山,我都会写下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这就是登高必赋的精神。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登高必赋”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