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独是独非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fēi

独是独非

拼音dú shì dú fēi

含义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出处《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典故出处

  • 《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亦不可独是独非,皆由圣旨。”

近义词

  • 独断专行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成语举例:独是独非的做法不可取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独断专行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独是独非是由“独”、“是”和“非”三个字组成的成语。独意为独立、单独,是意为正确、真实,非意为错误、虚假。这个成语表示事物的是非只能根据事实来判断,不能凭主观意愿随意判断。在判断事物时,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

使用场景

  • 独是独非常常用于教育和辩论场合。在教育中,老师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告诫学生要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要凭个人喜好或偏见来判断。在辩论中,辩论者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强调辩论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不应该凭主观意愿随意判断。

故事起源

  • 关于独是独非的故事起源并无明确记载。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相关,因此在日常交流中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独是独非的结构为“独”、“是”和“非”三个字,没有特定的词序。

例句

  • 1. 在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时,我们应该独是独非,不应该凭主观意愿随意判断。2. 在辩论中,我们应该以事实为依据,独是独非地判断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独是独非”与判断事物的客观性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判断事物时,站在一个独立的位置上,用事实来判断是非,而不受主观意愿的影响。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判断事物相关的成语,如“事实胜于雄辩”、“实事求是”等,进一步加深对判断事物的准则和方法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游戏中,我们要公平竞争,独是独非地评判胜负。2. 初中生:在学习中,我们要独是独非地对待他人的观点,不要盲从。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我们要独是独非地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不要受他人影响。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我们要独是独非地分析问题,不要随意引用不准确的资料。

拆字解意

独是独非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