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
拼音cù bù jí fáng
含义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典故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近义词
措手不及
反义词
防患未然
英文翻译
be taken by surpris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成语举例:(1)有人从背后扑来,他猝不及防,栽倒在地。(2)小明走过球场,猝不及防被迎面飞来的足球碰伤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猝,不能读作“zú”。
成语辨形:猝,不能写作“狡”。
成语辨析:猝不及防与“措手不及”有别:猝不及防大多用于战争或斗争中的突然袭击;“措手不及”适用面宽;还适用于其他一般情况;猝不及防不能作补语;“措手不及”可以。
详细解释
- 猝不及防形容事情突然发生,来得毫无准备,使人措手不及。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突如其来的事情,也可以形容某人在某种情况下毫无防备。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相传,春秋时期,鲁国的襄公在战争中被楚国的军队猝不及防地袭击,导致襄公的军队大败。后来,人们用“猝不及防”来形容突然袭击的情况。
成语结构
- 猝不及防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其中“猝”表示突然,毫无准备,“不及”表示来不及,无法应对,“防”表示防备,做好准备。
例句
- 1. 他突然站起来,我猝不及防,吓了一跳。2. 这场暴雨来得猝不及防,我们只好躲在屋子里等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走路时突然被一只突然出现的猛虎袭击,这个人毫无准备,完全猝不及防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突然、毫无准备相关的成语,如“措手不及”、“闻风丧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猝不及防地摔倒了,摔得很疼。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老师突然布置了一道难题,我猝不及防,完全没想到。3. 高中生:我刚出门就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猝不及防之下只好躲在路边的小店里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