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杵成针
拼音mó chǔ chéng zhēn
含义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典故出处
《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近义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反义词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英文翻译
grind mortar into a needle <Constant dripping will wear away a ston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举例:没有磨杵成针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详细解释
- 比喻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努力,就能达到目标。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坚持不懈,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党怀英的人,他年轻时在书院学习,但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们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一天,他看到杵子上有个小孔,他便用细铁丝在杵子上磨了很久,最后终于把杵子磨成了针。这个故事传开后,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勤奋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典故。
成语结构
- 由动词“磨”、“杵”、“成”和名词“针”组成。
例句
- 1. 他每天早起晚归,磨杵成针,终于通过了考试。2. 只要你坚持不懈,磨杵成针的道理你一定能明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坚持不懈地用杵子磨针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精卫填海”、“水滴石穿”等,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磨杵成针一样,每天坚持练习钢琴,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2. 初中生:学习需要像磨杵成针一样,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要像磨杵成针一样,坚持不懈地学习,争取理想的大学录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