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舌扬唇
拼音gǔ shé yáng chún
含义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典故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说唱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形容人在说话时夸大事实,夸口吹嘘,常常言过其实,不真实可信。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夸大其词,吹嘘自己,言过其实的情况。常用于贬义语境。
故事起源
- 成语“鼓舌扬唇”源自《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故事。故事中,魏公子称赞自己的家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家族,夸大了家族的成就和实力,结果被人揭穿了。这个故事成为了“鼓舌扬唇”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鼓舌扬唇的成语结构是“鼓舌+扬唇”,表示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例句
- 1. 他在面试时鼓舌扬唇,说自己有很多工作经验,结果被HR发现他是个新手。2. 这个商家总是鼓舌扬唇地宣传自己的产品,但实际上质量并不好。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鼓舌扬唇”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在夸大其词时,鼓起舌头,并扬起嘴唇,吹嘘自己,言过其实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相关的成语,如“夸夸其谈”、“画饼充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鼓舌扬唇地说自己会吹气球,结果吹了几下就失败了。2. 初中生:他在社交平台上鼓舌扬唇地说自己有很多粉丝,但实际上只有几个关注者。3. 高中生:政治家在竞选演讲中常常鼓舌扬唇,夸大自己的政绩和能力,以争取选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