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苟且偷安在词典中的解释
gǒuqiětōuān

苟且偷安

拼音gǒu qiě tōu ān

含义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出处宋·汪应辰《文定集·廷试策》:“承晏安太平之后,苟且偷安,昧于远图,政令日弛,法度日隳。”

典故出处

  • 宋·汪应辰《文定集·廷试策》:“承晏安太平之后,苟且偷安,昧于远图,政令日弛,法度日隳。”

近义词

  •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因循苟且

反义词

  • 发愤图强、高瞻远瞩

英文翻译

  • be content with temporary easeand comfor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成语举例:南宋覆灭,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自取灭亡的结果。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苟,不能读作“jù”。
    成语辨析:苟且偷安和“苟且偷生”、“苟延残喘”、“得过且过”;都有“只顾眼前;混日子”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苟且偷生”和“苟延残喘”还偏重指“勉强维持生存”的意思;苟且偷安和“得过且过”不含此意。②苟且偷安偏重指“贪图眼前安逸”的意思;“得过且过”偏重指“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③“苟且偷生”和“得过且过”只限用于人;苟且偷安和“苟延残喘”则不限。

详细解释

  • 苟且偷安形容一个人安于现状,不愿追求更好的生活或工作条件。这种态度往往是因为对困难或风险的恐惧,或者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所致。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思进取、懒于奋斗的人,或形容某些环境或社会现象缺乏进步和创新。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人皆苦于冥冥之中,而莫之知者,此谓苟且也。夫且也者,非苟且之谓也,有所待者也。苟且之谓也,无所待者也。”意思是人们都在无知中受苦,但并不知道自己的苦,这就是所谓的苟且。而且,苟且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在等待机会的时候,暂时安于现状的一种姿态。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动词“苟且”和“偷安”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苟且偷安,没有追求更好的工作机会。2. 这个社会苟且偷安的现象需要得到改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苟且”和“偷安”这两个词的意思记住,理解为不追求更好、安于现状。2. 将这个成语与自己或他人的懒散、不积极的态度联系起来,形成形象记忆。

延伸学习

  • 苟且偷安是一个贬义词,与之相对的是“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等词语。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以扩展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苟且偷安,没有认真学习。2. 初中生:有些同学苟且偷安,不愿意参加课外活动。3. 高中生:考试前夕,他们苟且偷安,没有好好复习。4. 大学生:有些大学生苟且偷安,不积极寻找实习或就业机会。

拆字解意

苟且偷安成语造句

  • 苟且偷安造句(精选62条)

    1、不似臣等只会保持俸禄,苟且偷安,每当看到他,臣等都感到惭愧。2、难道,南宋朝廷就没有责任吗?如果不是南宋朝廷昏庸腐败,只想着苟且偷安,有强大的军队抵抗金兵。3、灾民在这种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情况下,只有将人性最底层信仰来做苟且偷安的期盼...

  • 苟且偷安造句,苟且偷安的意思(精选12条)

    语义说明形容得过且过,只图眼前安逸,不顾将来。使用类别用在「贪图安逸」的表述上。例句01、你不能苟且偷安,应该重新振作起来。02、国家面临危难,人民怎么可以苟且偷安?03、年轻人理当奋发图强,岂可苟且偷安,不思进取。04、他宁可苟且偷安,也...

  • 苟且偷安造句(精选58条)

    1.南宋偏安江左,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2.你还年轻,不能满足于优裕的物质条件而苟且偷安,不思进取。3.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宁愿葬身鱼腹,也不愿苟且偷安,与腐败的统治者同流合污。4.南宋的覆灭,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自取灭亡的结果。5.我们不...

  • 苟且偷安造句(精选12条)

    1、你不能苟且偷安,应该重新振作起来。2、年轻人理当奋发图强,岂可苟且偷安,不思进取。3、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应努力工作,不得苟且偷安。4、他宁可苟且偷安,也不愿积极进取,真叫人惋惜。5、国家面临危难,人民怎么可以苟且偷安?6、向强有力的事物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