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竹调丝
拼音pǐn zhú diào sī
含义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柳耆卿]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品竹调丝,无所不通。”
典故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柳耆卿]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品竹调丝,无所不通。”
近义词
品竹调弦
英文翻译
blow on a wind instrument or finger a stringed instrumen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成语举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品竹调丝是由“品竹”和“调丝”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品竹,意为品味竹笋的鲜美;调丝,指调弦、调音。品竹调丝意味着欣赏竹笋的美味,以及调弦调音的技巧,引申为欣赏高雅艺术和修养深厚的品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味和修养,懂得欣赏和领悟高雅的艺术,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对细节的敏感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故事起源
- 品竹调丝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琴棋书画文化。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常常以品竹调丝来比喻他们对琴棋书画等艺术的研究和欣赏。他们认为只有品味过竹笋的鲜美,才能品味到琴棋书画之美;只有经过调弦调音,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因此,品竹调丝成为了形容文人士大夫高尚品味和修养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例句
- 1. 他是一个品竹调丝的人,对音乐有着极高的鉴赏力。2. 她的修养很深厚,品竹调丝,能够欣赏到艺术作品的内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品竹调丝”与欣赏高雅艺术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品味竹笋的鲜美和调弦调音的技巧,以此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艺术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琴棋书画”、“雅俗共赏”等,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一个品竹调丝的人,他经常带我去参观美术馆。2. 初中生:她是一个懂得品竹调丝的人,她的音乐作品总是让人陶醉其中。3. 高中生:他的修养很深厚,品竹调丝,他能够欣赏到文学作品的内涵。4. 大学生:作为一个艺术学院的学生,我们都需要学会品竹调丝,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