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师动众
拼音xíng shī dòng zhòng
含义谓指挥大军作战。
出处《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典故出处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近义词
兴师动众、劳师动众、行军动众
反义词
单枪匹马、小打小闹
英文翻译
move troops about stir up the peop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谓指挥大军作战。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行师动众”由“行师”和“动众”两个词组成。其中,“行师”指的是行家、专家;“动众”指的是人群众多、纷纷动员。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专家云集、人们蜂拥而至的场景。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或行家聚集在一起,人们纷纷前来请教或学习的情景。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活动或会议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参与。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贤臣在他的领地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农业展览会。他邀请了当时著名的农业专家、学者和农民代表等众多人士参加。这些专家们带来了各自的经验和知识,向人们展示了农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这场展览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和其他人群前来观摩学习,因此形成了“行师动众”的局面。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其中,“行师”为主语,“动众”为谓语。
例句
- 1. 这个行业的年会上,各路专家行师动众,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2. 这次研讨会的规模很大,各个领域的专家都行师动众,探讨了最前沿的科研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行师动众”与“专家云集、人们蜂拥而至”这样的场景联系起来,形象化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专家、学者相关的成语,如“学富五车”、“出类拔萃”等,以拓展对这一领域的词汇积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学校请来了很多数学老师,课堂上行师动众,给我们讲解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题。2. 初中生:参加科技竞赛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学生代表行师动众,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3. 高中生:在大学开放日活动中,各个学院的教授都行师动众,向我们介绍了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