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嗫嚅小儿在词典中的解释
nièxiǎoér

嗫嚅小儿

拼音niè rú xiǎo ér

含义比喻见识浅陋。

出处梁启超《欧洲地理大势论》:“其经营泰东也,则横贯万里不毛之西伯利亚,建一空前绝后之大铁路。自嗫嚅小儿之国民视之,几以为五石之瓢匏,落而无所容。”

典故出处

  • 梁启超《欧洲地理大势论》:“其经营泰东也,则横贯万里不毛之西伯利亚,建一空前绝后之大铁路。自嗫嚅小儿之国民视之,几以为五石之瓢匏,落而无所容。”

近义词

  • 黄口小儿、乳臭未干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见识浅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嗫嚅小儿是指小孩子说话含含糊糊、吞吞吐吐,不敢大声说话或者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成年人在表达时犹豫不决、言语含糊不清、缺乏自信和果断。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重要场合或关键时刻说话犹豫不决、缺乏自信,或者用来形容某人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含糊不清、吞吞吐吐。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场合以及各种社交场合。

故事起源

  • 《论语·公冶长》中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公冶长问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何谓也?”孔子回答说:“君子嗫嚅于言而不敢告人。”这个故事中,孔子用“嗫嚅”来形容君子在表达言语时犹豫不决、含糊不清的样子。

成语结构

  • 嗫嚅小儿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嗫嚅”和“小儿”两个词组成。其中,“嗫嚅”表示含糊不清、吞吞吐吐,而“小儿”表示小孩子。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嗫嚅小儿,连续几次都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2. 她平时嗫嚅小儿,很少在公开场合大声说话。3. 这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嗫嚅小儿,缺乏自信。

记忆技巧

  • 将“嗫嚅小儿”与小孩子含糊不清的说话方式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小孩子说话时嗫嚅吞吞吐吐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表达方式相关的成语,如“吞吞吐吐”、“含糊其辞”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表达能力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嗫嚅小儿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没有表达清楚。2. 初中生:她在班会上嗫嚅小儿,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3. 高中生:学生们在演讲比赛中不要嗫嚅小儿,要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拆字解意

嗫嚅小儿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