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舌如簧
拼音qiǎo shé rú huáng
含义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典故出处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近义词
花言巧语、巧言令色
反义词
笨口拙舌
英文翻译
smooth-tongue <have a faci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成语举例: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舌,不能读作“sé”。
成语辨形:簧,不能写作“黄”。
成语辨析:巧舌如簧与“如簧之舌”有别:巧舌如簧是主谓式;谓词性的;多作谓语、定语;形容能说会道;“如簧之舌”是偏正式;名词性的;多作宾语;形容能说会道的本领。
详细解释
- 巧舌如簧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好,能够巧妙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某人的口才像簧片一样灵活,能够随意变换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服别人。
使用场景
- 巧舌如簧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好,能够说服别人的场景。比如,一个律师在法庭上辩护时,运用巧妙的言辞、逻辑和证据,能够说服法官和陪审团,这时可以形容他为“巧舌如簧”。
故事起源
- 巧舌如簧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李时中的人,他的口才非常好,能够巧妙地用言辞说服别人。后来,人们用“巧舌如簧”来形容李时中的口才。
成语结构
- 巧舌如簧是一个形容词,由“巧舌”和“如簧”两个词组成。其中,“巧舌”表示口才好,能够巧妙地用言辞表达自己的意思;“如簧”表示像簧片一样灵活。
例句
- 1. 他的巧舌如簧,能够说服任何人。2. 她的巧舌如簧让我佩服不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巧舌如簧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舌头像簧片一样灵活,能够巧妙地用言辞表达自己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巧舌如簧这个成语,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成语,比如巧舌如簧的反义词“拙口笨舌”,意思是形容口才不好,说话拙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巧舌如簧,能够说服老师给他加分。初中生:她的巧舌如簧,能够说服同学们支持她的提案。高中生:他的巧舌如簧,能够说服家长让他选择自己的职业。大学生:她的巧舌如簧,能够说服公司领导提升她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