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胸顿足
拼音chuí xiōng dùn zú
含义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典故出处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近义词
呼天抢地、痛心疾首、椎心泣血
反义词
眉开眼笑
英文翻译
in deep sorrow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成语举例:孔明说罢,触动玄德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焦急、悲伤、无可奈何的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捶,不能读作“chuī”。
成语辨形:捶,不能写作“棰”。
详细解释
- 捶胸顿足是一个用来形容极度懊恼、痛心或悔恨的成语。其中,“捶胸”指用手猛力拍打胸口,“顿足”指用脚猛力踩地。两者结合起来,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激动和懊恼之情。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因为自己的失误、错过或糟糕的情况而感到极度懊恼、痛心或悔恨的场景。比如:考试前忘记复习重要知识点,在考试时发现题目正是那个知识点,就会让人捶胸顿足。
故事起源
- 捶胸顿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故事。故事中,一个叫做“郭解”的人在一次战斗中犯了错误,导致自己的部队失败,他非常后悔和懊恼,于是捶胸顿足表达内心的懊恼和自责之情。
成语结构
- 捶胸顿足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形象地表达了懊恼、痛心或悔恨的情绪。
例句
- 1. 考试结束后,我才发现忘记带笔,真是捶胸顿足啊!2. 他因为错过了一次重要的商机,捶胸顿足地后悔不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捶胸”和“顿足”这两个动作形象化地想象在脑海中,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自己因为某个错误或失误而感到非常懊恼和痛心,然后用手猛力拍打胸口,用脚猛力踩地,这样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懊恼、痛心相关的成语,比如“悔不当初”、“后悔莫及”等,以扩大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因为忘记带作业本而捶胸顿足。2. 初中生:他因为错过了一次重要的比赛而捶胸顿足。3. 高中生:她因为错过了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而捶胸顿足。4. 大学生:我因为选错了专业而捶胸顿足。5. 成年人:他因为错过了一次重要的工作机会而捶胸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