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竿揭木
拼音zhǎn gān jiē mù
含义犹言斩木揭竿。
出处清·褚人获《坚瓠补集·关社引》:“维兹六月,忽有斩竿揭木之事。”
典故出处
清·褚人获《坚瓠补集·关社引》:“维兹六月,忽有斩竿揭木之事。”
近义词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揭竿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斩木揭竿。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造反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斩竿揭木,源自《左传·襄公十五年》。原意是指砍断梯子上的竿子,揭下船上的木板,以防止敌人追击。后来引申为指采取极端措施,断绝与对方的关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采取极端手段,不顾一切地达到某种目的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断绝与某人关系,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齐国襄公十五年,当时齐国与晋国发生了战争,晋国派出军队追击齐国。为了逃脱追击,齐国人采取了斩断梯子上的竿子,揭下船上的木板的极端措施,成功脱离了晋军的追击。后来,人们引申出了“斩竿揭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采取极端手段以达到目的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
例句
- 1.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不惜斩竿揭木,与对方断绝了所有联系。2. 这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取了斩竿揭木的极端手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三个字分别与斩断、竿子、揭下这三个动作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采取极端手段、断绝关系相关的成语,如“铤而走险”、“破釜沉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的秘密,斩竿揭木,不再与他们一起玩了。2. 初中生: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他不得不斩竿揭木,与对方断绝了合作关系。3. 高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毅然决然地斩竿揭木,离开了家乡去追寻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