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
拼音yuè zǔ dài páo
含义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处《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典故出处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近义词
包办代替
反义词
自力更生
英文翻译
put words into somebody's mouth <exceed one's duties and meddle in others' affairs ;take sb's job into one's own han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成语举例: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最急于表现的人
成语故事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叫唐尧。在唐尧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唐尧很谦虚,当他听说隐士许由很有才能的时候,就想把领导权让给许由。唐尧对许由说:“日月出来之后还不熄灭烛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有意义了吗?及时雨普降之后还去灌溉,对于润泽禾苗不是徒劳吗?您如果担任领袖,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占着这个位置还有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来治理。”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来代替你,不是沽名钓誉吗?我现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虚名干什么?鹪鹩在森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一棵树枝;鼹鼠喝黄河里的水,不过喝饱自己的肚皮。天下对我又有什么用呢?算了吧,厨师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饭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
详细解释
- 越俎代庖是一个由四个汉字构成的成语,其中“越”指超越、跨越;“俎”是古代祭祀时放置祭品的器具;“代”是代替、替代;“庖”指厨师、烹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超越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去做别人的工作,或者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去做某项任务。
使用场景
- 越俎代庖常用来形容某人在不具备相应能力或职责的情况下,擅自插手或替别人做事情。可以用于贬义,表示这个人不懂专业知识,却贸然行事;也可以用于褒义,表示这个人勇于担当,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不懂烹饪,却擅自插手烹饪,结果煮糊了食物。从此以后,“越俎代庖”成为了形容不懂专业知识却插手做事的典故。
成语结构
- 越俎代庖是一个由四个汉字构成的固定短语,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
例句
- 1. 他虽然是个工程师,却越俎代庖地插手设计部门的工作。2. 这个项目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要越俎代庖,让专业人士来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越俎代庖”这个成语拆分为两部分来记忆。首先,越字和俎字都有“越过”的意思,代字和庖字都有“替代”的意思。其次,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不懂烹饪的人越过放置祭品的器具,去替代厨师烹饪的场景来记忆。这样的记忆图像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职责、能力相关的成语,如“本末倒置”、“知法犯法”等,以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会游泳,也不要越俎代庖地去教别人游泳。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专注于学习,不要越俎代庖地干涉老师的工作。3.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但不要越俎代庖,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4. 大学生:作为专业学生,我们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不要越俎代庖,插手不懂的领域。5. 成人:在工作中,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不要越俎代庖地去做别人的工作,以免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