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记
拼音bó wén qiáng jì
含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典故出处
《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近义词
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博文强识
反义词
不学无术、孤陋寡闻
英文翻译
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成语举例: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博闻强记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各种知识都有广博的了解,并且记忆力非常强。这个人可以迅速地记住大量的信息,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博闻强记的人往往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能够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使用场景
- 博闻强记常用于描述那些具有广博知识和出色记忆力的人,可以用来形容学者、教授、科学家、作家等。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非常强,比如一个博物馆的导览员对各种展品都了如指掌,或者一个电影爱好者对电影的历史和演员的信息都非常详细。
故事起源
- 博闻强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孔融的人非常聪明,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记住很多书中的内容。一次,他的父亲带他去参加科举考试,孔融表现出色,成功地通过了考试。从那以后,博闻强记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广博知识和出色记忆力的人。
成语结构
- 博闻强记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博”、“闻”和“强记”。其中,“博”表示广博、丰富,“闻”表示听到、了解,“强记”表示记忆力强。
例句
- 1. 他是一个博闻强记的学者,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非常了解。2. 她是一个博闻强记的记者,经常能够在采访中提出深入的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博闻强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书山之中,他眼中闪烁着光芒,不停地读书和记忆知识。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意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博闻强记这个成语,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学者和科举考试的知识。此外,还可以学习一些记忆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博闻强记的科学家,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2. 初中生:他是班级里的博闻强记,对各个学科都非常擅长。3. 高中生:我觉得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成为一个博闻强记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还要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4. 大学生:他是我们学院里的博闻强记,对各个学科都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5. 成年人: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成为一个博闻强记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