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桑土
拼音chóu móu sāng dù
含义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典故出处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近义词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成语举例:清·钱谦益《输丁议》:“吾邑富庶,百倍于巢,愿为绸缪桑土之思。”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作准备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绸缪桑土出自《诗经·小雅·车攻》:“绸缪桑土,言其不易。”其中,“绸缪”指精心打理、经营,比喻经过精心筹划和努力,使事物变得美好;“桑土”指桑树和土地,代表事物的基础和根本。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通过努力和经营,使事物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成效。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事物的精心经营和打理,使之变得更好。常用于赞美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付出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故事起源
- 《诗经·小雅·车攻》是中国古代的诗歌集,其中的绸缪桑土一词最早出现在这首古诗中。这首诗通过描述车辆的制作和使用,表达了人们对于精心经营和努力的追求。
成语结构
- 绸缪桑土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经营,终于将这个小企业绸缪桑土地发展成了一家大公司。2. 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导演对细节的绸缪桑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绸缪桑土”与“精心经营、使之变得美好”这个基本含义进行联想,将其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诗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魅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绸缪桑土地完成我的作业,争取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绸缪桑土地学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大学入学考试即将来临,我必须绸缪桑土地备战,争取考上理想的学校。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绸缪桑土地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