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招权纳赂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oquán

招权纳赂

拼音zhāo quán nà lù

含义把持权势,接受贿赂。

出处《元史·朴不花传》:“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骎骎有赵高、张让、田令孜之风。”

典故出处

  • 《元史·朴不花传》:“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骎骎有赵高、张让、田令孜之风。”

近义词

  • 招权纳赇、招权纳贿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把持权势,接受贿赂。
    成语举例:皆人间清要之官而招权纳赂,欺世盜名,或于任所阳为廉洁,而阴受苞苴。★明·李昌祺《剪灯余话·何思明游酆都录》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贪财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招权纳赂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复合成语,其中“招权”指主动招降权贵,即通过讨好、奉承权势者来获取权势;“纳赂”指主动行贿送礼,即为了谋取私利而向有权势的人行贿送礼。招权纳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为了谋取权势或者满足私利而主动讨好权贵、行贿送礼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招权纳赂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谋求权势或者满足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政治家、商人或者其他权势人物。

故事起源

  • 招权纳赂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田忌和齐王一起参加比马术的比赛。田忌考虑到自己的马速度不如对手的马快,于是采取了招权纳赂的策略。他在比赛前给自己的马喂上了药物,使得马变得更为强壮。比赛开始后,田忌的马在适当的时候迅猛地冲刺,从而赢得了比赛。这个故事中的招权纳赂形象地展示了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各种手段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招权纳赂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复合成语,其中“招”和“纳”都是动词,分别表示“招降”和“行贿送礼”的意思。

例句

  • 1. 他为了争取晋升,不惜招权纳赂,结果得到了提拔。2. 这个政客常常利用招权纳赂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权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招权纳赂这个成语:1. 将“招权”和“纳赂”分开记忆,分别记住它们的基本含义和动词形式。2. 想象一个人在招呼权贵,另一个人在送礼,以此来联想招权纳赂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权力和贿赂有关的成语,例如“权宜之计”、“行贿受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在班级的权力竞争中胜出,不择手段地招权纳赂。2. 初中生:这个政治家利用招权纳赂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3. 高中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他不惜招权纳赂,付出了很多财富。

拆字解意

招权纳赂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