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鱼父在词典中的解释

鱼父

拼音yú fù

注音ㄧㄩˊ ㄈ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渔夫。
    (2).青蚨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青蚨》。

基本含义

  • 指父亲宠爱儿子,溺爱过度。

详细解释

  • 成语“鱼父”源自于《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位父亲非常宠爱他的儿子,对他溺爱过度,就像鱼儿一样,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儿子。因此,成语“鱼父”形容父亲对儿子的过度宠爱和溺爱。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父母对子女过度宠爱,不加约束和教育,导致子女变得任性和不成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他人的过度宠爱和溺爱,导致对方变得依赖和无法自立。

故事起源

  • 成语“鱼父”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这个故事通过讲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过度宠爱,告诫人们不要过度溺爱子女,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和约束,培养他们独立和自立的能力。

成语结构

  • 主体词语为“鱼父”,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表示“鱼”和“父”。其中,“鱼”表示鱼儿,象征儿子;“父”表示父亲,象征父亲宠爱。

例句

  • 1. 他是个鱼父,从小就把儿子捧在手心里,导致他完全没有独立的能力。2.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成为鱼父,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压力和教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父亲把一个小鱼儿放在手心里,非常宠爱和保护它,这样可以帮助记住“鱼父”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鸟语花香”、“狼狈为奸”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爸爸对他太宠爱了,真是个鱼父。2. 初中生:我觉得过度溺爱孩子会让他们成为鱼父,缺乏独立和自立的能力。3. 高中生: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和约束,不要成为鱼父,导致孩子变得任性和不成熟。

拆字解意

鱼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