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卮
拼音lòu zhī
注音ㄌㄡˋ ㄓㄧ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书〉有漏洞的盛酒器,比喻国家利益外溢的漏洞。
[构成]
偏正式:漏(卮
详细解释
◎ 漏卮 lòuzhī
[a leaky wine vessel] 古时指有漏洞的盛酒器,比喻酒量大,没有限度
见“ 漏巵 ”。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不慎重、随意泄露秘密。
详细解释
- 漏卮是由“漏”和“卮”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漏指的是漏洞、泄露,卮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用来盛酒。漏卮的意思是比喻说话不慎重,随意泄露秘密,不守信用。
使用场景
- 漏卮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不慎重地泄露秘密或不守信用的行为。可以用于批评别人对秘密的处理不当,或者警示自己要谨言慎行,不随意泄露他人的秘密。
故事起源
- 漏卮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一年》。故事中,楚国的一个官员王子叔因为说话不慎重,将自己国家的机密泄露给了敌国,导致楚国受到了损失。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漏卮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漏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张嘴就漏卮,把我们的计划都泄露了。2. 这个人太漏卮了,不能告诉他任何秘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漏卮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卮上有一个漏洞,酒水从漏洞处泄露出来的情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保守秘密、言行谨慎相关的成语,如“守口如瓶”、“言而无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那个同学一起玩,因为他经常漏卮,把我的秘密告诉别人。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守秘密,不要漏卮,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3. 高中生:在工作中,保守秘密很重要,不能随意漏卮,否则会影响公司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