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
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ào cán shǒu quē ㄅㄠˋ ㄘㄢˊ ㄕㄡˇ ㄑㄩㄝ
抱残守缺(抱殘守缺)
◎ 抱残守缺 bàocán-shǒuquē
[be conservative;be a sticker (traditionalist) for ancient ways and things] 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知变革
基本含义
- 指固执地保持旧的、不合时宜的东西或观念,不愿意改变。
详细解释
- 抱残守缺意为抱着残缺不全的东西,坚持不放手;守着缺陷的地方,不愿意改进。形容人固执、不肯改变,也指守旧、不求进步。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固执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某些组织、机构或个人一味保持旧有的制度或观念,不愿意改革创新。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四年》。春秋时期,晋国昭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对内抱残守缺,不肯改革,对外则采用妥协政策。最终导致晋国衰落,失去了强盛的机会。这个故事成为了形容抱残守缺的经典典故。
成语结构
- 由“抱”、“残”、“守”和“缺”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抱残守缺,不肯接受新的工作方式。2. 这个公司抱残守缺,没有进行任何改革,导致业绩一直下滑。3. 他的观念抱残守缺,不愿意尝试新的思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抱残守缺”与“抱着残缺不放、守着缺陷不改进”这个意象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紧紧抱着一件残破的东西,不愿意放手,同时还守着一个有缺陷的地方,不愿意改进。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改革、创新相关的成语,例如“守株待兔”、“墨守成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抱残守缺,不愿意尝试新的游戏。2. 初中生:老师抱残守缺,不愿意使用新的教学方法。3. 高中生:这个学校抱残守缺,没有进行任何教育改革。4. 大学生:有些人抱残守缺,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观念。5. 成年人:他一直抱残守缺,不肯接受新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