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割剥在词典中的解释

割剥

拼音gē bō

注音ㄍㄜ ㄅㄛ

繁体

基本解释

  • (1).侵夺,残害。《书·汤誓》“舍我穡事而割正 夏 ” 孔 传:“言夺民农功而为割剥之政。”《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操 遂承资拔扈,肆行兇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吕向 注:“割剥,残害也。”《旧唐书·王鉷传》:“恣行割剥,以媚於时,人用嗟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一节:“ 梁 朝割剥民众,以供贪欲。”
    (2).割开剥下。 唐 杜甫 《枯棕》诗:“ 蜀 门多椶櫚,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3).谓割裂剥取。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李攀龙》:“今观其集古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

基本含义

  • 指剥夺他人的权益或财物。

详细解释

  • 割剥是一个形容性的成语,意为剥夺他人的权益或财物。它形象地比喻通过不正当手段或强力夺取他人的利益,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割剥的行为是违背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常常会引起社会不满和谴责。

使用场景

  • 割剥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些不公正的行为,比如剥夺他人的财产、权益或机会。它可以用于社会、法律、经济等各个领域的讨论,用来批评那些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割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和传说。根据传说,古代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经常使用不正当手段剥夺他人的财产和权益。他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谴责,最终导致了他的破产和失败。这个故事成为了人们对于割剥行为的警示,形成了割剥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结构

  • 割剥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割”是动词,意为割断;“剥”是动词,意为剥夺。两个动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剥夺他人权益或财物的行为。

例句

  • 1. 这个公司通过违法行为割剥了许多小股东的利益。2. 他利用职务之便,割剥了很多人的财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割剥这个成语:1. 将“割”和“剥”两个字形象地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拿着刀割断别人的东西,然后又剥夺了别人的财物。2. 可以在记忆中构建一个故事情节,把割剥的行为和不正当手段联系起来,让记忆更加生动和有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剥削、割席断交、割席绝交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割剥了我的零食,让我很生气。2. 初中生:那个人用欺骗的手段割剥了很多人的钱财。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强监管,防止一些人通过割剥行为获取不当利益。

拆字解意

割剥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