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铜鞮曲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ng

铜鞮曲

拼音tóng dī qǔ

注音ㄊㄨㄙˊ ㄉㄧ ㄑ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白铜鞮歌》。也称《襄阳蹋铜蹄》。乐府清商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 沉约 为三曲,以被絃管。” 宋 梅尧臣 《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心思变化多端,难以捉摸或难以琢磨的心思。

详细解释

  • 铜鞮曲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铜鞮”是古代用铜制成的巨大铃铛,“曲”指的是曲折、变化。铜鞮曲形容人的思维变化多端,不容易预测或理解。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思难以捉摸,或者某种情况的发展变化多端。

使用场景

  • 铜鞮曲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心思变化多端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决策不稳定,难以琢磨。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况的发展变化莫测,难以预测。

故事起源

  • 关于铜鞮曲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则故事与之相关。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韦鞮的官员,他在处理案件时常常变化多端,令人难以捉摸。因此,人们用“铜鞮曲”来形容他的心思变化多端的特点。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其中“铜鞮”是名词,指铜制的巨大铃铛;“曲”是形容词,指曲折、变化。结合起来,形容人的心思变化多端。

例句

  • 1. 他的心思像铜鞮曲一样,让人捉摸不透。2. 这个问题的答案像铜鞮曲一样,难以预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铜鞮曲”与一个铜制的巨大铃铛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这个铃铛在摇晃时发出曲折、变化的声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心思玲珑”、“变幻莫测”等,以扩展对于心思变化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心思就像铜鞮曲一样,我永远猜不透他在想什么。2. 初中生:她一会儿说要去旅行,一会儿又说要留在家里,真是铜鞮曲的性格。3. 高中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像铜鞮曲一样,需要我们仔细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拆字解意

铜鞮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