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理棹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ào

理棹

拼音lǐ zhào

注音ㄌㄧˇ ㄓ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理櫂 ”。整治船桨。谓行船,启航。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理棹遄还期,遵渚騖修坰。”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先是内外使臣自 江陵 理棹,则缘境数州皆弊控舟之役,公举奏条约,给官緡,以僦水工。” 宋 陆游 《鹊桥仙》词:“潮生理櫂,潮平繫缆,潮落浩歌归去。” 明 袁袠 《同诸文学避暑石湖》诗之一:“理棹泛湖阴,停橈占水心。”

基本含义

  • 指理顺船帆,使船行驶顺利,比喻处理事情得当,使局势顺利发展。

详细解释

  • 理:调整,整顿。棹:船桨。理棹原指调整船帆的位置和方向,使船行驶顺利。后来引申为调整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局势,使其顺利进行。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处理事情得当,使局势顺利发展。

使用场景

  • 1. 形容处理问题得当,使事情顺利进行。2. 形容掌握关键,调整局势,使发展顺利。

故事起源

  •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一则故事,孟子曾经说:“理棹者,不可以不慎也。”意思是调整船帆的人,必须非常小心谨慎。从此,这个成语就被引用来比喻处理事情时需要慎重小心。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在公司的危机时刻,他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理棹局面,使公司顺利渡过难关。2. 领导的英明决策,理棹了整个项目的发展,使得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理棹”与调整船帆的动作形象化结合,想象自己在船上调整船帆,使船行驶顺利,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1. 学习其他与船和航海相关的成语,如“扬帆起航”、“船到桥头自然直”等。2. 了解中国古代航海历史和船舶文化,深入了解船舶的结构和航海的技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是班级的理棹者,她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使我们的学习顺利进行。中学生:班长在班级活动中起到了理棹的作用,她组织大家,使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大学生:学生会主席在校园活动中理棹局面,使活动的效果更好,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拆字解意

理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