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逋慝在词典中的解释

逋慝

拼音bū tè

注音ㄅㄨ ㄊ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怠惰邪恶。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 汉 典吏病百日应免,所以卹民急病,惩俗逋慝也。”

基本含义

  • 指人心黑暗险恶,心怀恶意,行为不正。

详细解释

  • 逋指邪恶,慝指恶心。逋慝形容人心险恶,行为不正,心怀恶意。

使用场景

  • 逋慝多用于文言文或正式场合,用来形容人的心思阴暗、行为恶劣。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逋慝之心,百端皆疑”的记载,意思是人的心思险恶,百事都引起怀疑。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确,但是它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成语结构

  • 逋慝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心中逋慝,常常伤害别人。2. 这个人逋慝心重,不可轻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逋慝的发音与“不特”相似,可以想象一个人心中有着不特别的恶意,这样就能记住它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逋慝相关的成语,如“逋逃”、“慝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逋慝行为让我们感到害怕。2. 初中生:这个人的逋慝心思让他在班级中失去了朋友。3. 高中生:逋慝之心,百端皆疑,我们要小心应对。4. 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逋慝行为屡见不鲜,我们要保持正直的品性。

拆字解意

逋慝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