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拜帛在词典中的解释
bài

拜帛

拼音bài bó

注音ㄅㄞˋ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新媳妇请见公婆时所献的素绢。 前蜀 冯鉴 《续事始·拜帛》:“妇见后故要参舅姑,即令人持香缨諮白,许见则出,不许即收之…… 隋 大业 五年,宰相 牛弘 建议,古礼妇执香缨以为请讯,未为允当,自今后请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缨。詔从之。”
    (2).跪拜接受赐与之帛。 唐 李庾 《西都赋》:“御阶昼阴,帝座春深。繽纷宦闥,窈窕嬪林。既受赐於逮昏,尽拜帛而怀金。”

基本含义

  • 指古代官员接受贿赂或受贿时,收受贿赂的行为。

详细解释

  • 拜帛源于古代中国,帛是一种贵重的织物,常被用作礼物或贿赂。当古代官员接受贿赂时,他们会通过拜帛的方式表示接受,并承诺提供相应的帮助或保护。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官员受贿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官员受贿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人接受贿赂的行为。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警示他人不要贪污受贿。

故事起源

  • 拜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当时,官员们常常接受贿赂来换取权力和利益。为了表示接受贿赂,他们会在接收贿赂的同时,拜帛表示感谢和承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拜帛由两个汉字组成,外观上没有特殊结构。

例句

  • 1. 这位官员因为拜帛而被判刑。2. 他利用职务之便,拜帛收受了大量贿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接受贿赂时,他会低头拜谢,并接收贿赂的帛织物。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和贪污受贿的社会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读过一本故事书,里面有一个官员因为拜帛而被抓住了。2. 初中生:老师上课讲了一个案例,一个官员因为拜帛被判了很长时间的刑。

3. 高中生

  • 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官员受贿的情况,其中就包括拜帛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拜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