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供招在词典中的解释
gòngzhāo

供招

拼音gòng zhāo

注音ㄍㄨㄙˋ ㄓ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1).人犯招供。《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既不曾有人来同小娘子吃酒,亦不知付简贴儿来的是何人。打死也只是恁么供招。”《水浒传》第三回:“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疑狱》:“汝从实供招,免受刑罚。”
    (2).指书面供词。 明 徐榜 《济南纪政·杨化记》:“太守见其情真事确,取供招,解抚臺。”
    (3).喻指直抒胸臆的文字。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今人昼之所行,夜之所思,耳之所闻,目之所见,特此数者,终日习俗,故自写供招,痛快无蹇涩处。”

基本含义

  • 供招是指为别人提供机会或者为别人出谋划策。

详细解释

  • 供招源自《左传·哀公十五年》:“臣闻之,一人之智不能及众智,众智之所集,无不胜也。故曰:人莫不有其善者,而众智之所集,无不胜也。”意思是一个人的智慧无法与众人的智慧相比,但是众人智慧的集合却无所不能。因此,供招成语的意思是为别人提供机会或者为别人出谋划策,借助众人的智慧来取得成功。

使用场景

  • 供招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别人提供机会或者出谋划策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领导为下属提供发展机会,或者一个朋友为另一个朋友出谋划策。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供招这个成语的故事就来自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哀公是一个国君,他听说一个人叫公孙朝很聪明,就派人去请他来做官。公孙朝被请来后,哀公把他安排在重要的职位上,让他出谋划策。公孙朝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哀公的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这就是供招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供招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供”是动词,意思是为别人提供;“招”是宾语,意思是机会或者出谋划策。

例句

  • 1. 领导供招,使得员工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才华。2. 他总是乐于为朋友供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分解成语的结构来记忆供招这个成语。将“供”和“招”分开记忆,然后联想到一个人为别人提供机会或者出谋划策的情景,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左传》中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起源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为我们供招,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2. 初中生:我感谢我的朋友为我供招,帮助我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父母为我供招,帮助我选择了适合我的大学专业。4. 大学生:我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他人供招。5. 成年人:领导为我们供招,使得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拆字解意

供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