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檀信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xìn

檀信

拼音tán xìn

注音ㄊㄢˊ ㄒㄧ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施主。谓修檀行的信士。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螺纍纍以成髻,珠隐隐以炫额,檀信及门而膝地,童耋遍城而掌胶。”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僧寺结制》:“大刹日供,三日或五日换堂,俱都寺主辨,皆十方檀信施助耳。”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对待信仰、承诺或誓言的态度和信念。

详细解释

  • 檀信源自佛教,檀指供养、施舍,信指信仰、承诺。檀信意味着人们对待信仰、承诺或誓言的态度和信念,强调诚信、守信、信守承诺的品质。

使用场景

  • 檀信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待承诺或信仰的态度,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信任和依赖,也可以用来批评不守信用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檀信最早出现在《佛经》中,佛陀教导弟子们要守信,承诺的话要信守。后来,这个词语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檀信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字组成,檀指供养、施舍,信指信仰、承诺。

例句

  • 1. 他一直檀信,从不食言。2. 这个公司的信誉很好,他们对待客户非常檀信。3. 她的檀信精神使她在工作中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檀信与施舍和信仰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慷慨地施舍,同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檀信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诚信和守信相关的成语,如“守信用”、“诚实守信”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檀信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喜欢和檀信的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从不骗人。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檀信,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高中生:在面试中,诚实回答问题是展示檀信的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檀信地履行我的职责。成年人:在商业合作中,守信用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前提。

拆字解意

檀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