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柴册礼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ái

柴册礼

拼音chái cè lǐ

注音ㄔㄞˊ ㄘㄜˋ ㄌ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时礼仪。积薪为坛,皇帝受群臣所上玉册,然后燔柴祀天,谓之柴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乙酉,行柴册礼於 白岭 ,大赦。”《辽史·世宗纪》:“丁卯,行柴册礼,羣臣上尊号曰 天授皇帝 。”

基本含义

  • 指以柴火和木板作为礼物,表示贫寒但诚挚的心意。

详细解释

  • 柴册礼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柴”指的是柴火,代表贫困;“册”指的是木板,代表简朴;“礼”则是礼物,代表心意。这个成语形容用贫穷但真诚的心意来表达感激之情。

使用场景

  • 柴册礼常用于形容贫困者用简单而真诚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也可以用来劝勉他人,告诉他们不要因为物质贫乏而失去真诚的感恩之心。

故事起源

  • 柴册礼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相传,有一位贫穷的农民,他生活困苦,但非常感激村里的帮助。为了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他用自己家里唯一的财产——柴火和木板,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礼物送给村里的长者。长者收到礼物后非常感动,认为这个贫穷的农民能够如此真诚地表达感激之情,比起金银财宝更有价值。于是,柴册礼成为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柴册礼是一个主谓宾的结构,其中,“柴册”是形容词短语作为主语,“礼”是宾语。

例句

  • 1. 他虽然贫穷,但是他用柴册礼表达了对我的感激之情。2.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社会,我们要学会用柴册礼来对待别人的帮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记住柴册礼这个成语:将“柴”字与贫穷相联系,想象一个贫穷的人在烧柴火取暖;将“册”字与简朴相联系,想象一个人用木板搭建简单的房屋;将“礼”字与感激相联系,想象一个人送出礼物表达感激之情。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柴册礼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柴册礼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礼仪。了解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礼仪习俗以及古代文化的知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柴册礼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附近的农民大叔每年都用柴册礼感谢村里的帮助者。2. 初中生:尽管他们家很贫困,但是他们用柴册礼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3. 高中生: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会用柴册礼对待他人的帮助。

拆字解意

柴册礼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