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当午在词典中的解释
dāng

当午

拼音dāng wǔ

注音ㄉㄤ 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当午 dāngwǔ
    [noon] 正午;中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详细解释

  • (1).正午,中午。 唐 李绅 《悯农》诗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前蜀 张泌 《河渎神》词:“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太平广记》卷四二一引 唐 张读 《宣室志》:“至当午,忽有片云自西冉冉而降於湫上。”
    (2).指午夜。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夜来皓月纔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基本含义

  • 指正午的时候。

详细解释

  • 当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当”表示“在某个时间点”、“在某个时候”,“午”表示“中午”。当午的基本含义是指正午的时候,也可以泛指某个特定的时间点。

使用场景

  • 当午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描述时间,特别是指在正午的时刻。它可以用来表示某个活动或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也可以用来形容日头最烈的时候。例如,在谈论出发时间时,可以说“我们定在当午出发”,意思是在中午的时候出发。此外,当午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状态,在某个时间点达到了高峰。比如,“烈日当午,天气最热,大家都躲在家里避暑。”

故事起源

  • 当午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是根据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描述而来的。由于中午是一天中太阳最高、温度最高的时候,所以人们在描述某个时间点时,常常会用“当午”来表示具体的时刻。

成语结构

  • 成语当午由两个汉字组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烈日当午,大家都躲在树荫下休息。2. 我们约定在当午见面,一起去吃午饭。3. 他的创作灵感总是在当午时分涌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当午”与中午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也可以通过想象在正午的时候,太阳最高、温度最高的场景,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时间相关的成语,如“日上三竿”、“五更初晓”等,可以帮助扩展对时间的描述和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午的时候,我在学校吃了一顿美味的午餐。2. 初中生:夏天的时候,烈日当午,大家都躲在家里避暑。3. 高中生:在考试当午,我感到压力最大,但也是我发挥最好的时候。

拆字解意

当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