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恩背义
拼音fù ēn bèi y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fù ēn bèi yì ㄈㄨˋ ㄣ ㄅㄟˋ ㄧˋ
负恩背义(負恩背義)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 太宗 攻 洛阳 , 庆 谋与 王 归 唐 ,谢曰:‘ 郑 以我奉箕箒者,缀公之心。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至 长安 ,则公家婢耳,愿送我还 东都 。’” 明 宋濂 《燕书》之十六:“君子曰:‘负恩背义,人弗戮,鬼斯戮之矣。’”亦作“ 负恩忘义 ”。 元 施惠 《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堦,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基本含义
- 指对待恩情不报,背离道义的行为。
详细解释
- 负恩背义是由“负恩”和“背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负恩”指的是不回报恩情,不感激别人对自己的好处;“背义”指的是违背道义,背离正义的行为。负恩背义形容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恩情不报答,甚至背离道义,做出不公正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负恩背义来形容那些对别人的好处不感激、甚至背离道义的人。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背叛朋友、欺骗他人、不守诺言的人。
故事起源
- 负恩背义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犬戎的将军,他曾经受到晋国国君的大恩,被封为大司马。然而,犬戎却不仅不回报国君的恩德,而且背叛了晋国,投靠了敌国秦国。因此,人们就用“负恩背义”来形容对待恩情不报、背离道义的行为。
成语结构
- 负恩背义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负恩”和“背义”都是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曾经救过你一命,你怎么能对他负恩背义呢?2. 这个公司对员工的付出很多,但有些员工却负恩背义,私自泄露公司的机密。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将“负恩背义”与对待他人的恩情不报答、甚至背离道义的行为联系起来。可以尝试通过编写故事、制作关键词卡片或与他人进行对话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负恩背义”相关的成语,比如“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帮了我很多次,我不能对他负恩背义。2. 初中生:她曾经是我的好朋友,但她却对我负恩背义。3. 高中生: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负恩背义,背叛朋友。4. 大学生:在商业领域,有些人为了谋取利益,不惜负恩背义,破坏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