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承听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éngtīng

承听

拼音chéng tīng

注音ㄔㄥˊ ㄊ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听从,接受。《礼记·乐记》:“故德煇动於内,而民莫不承听。” 孔颖达 疏:“由乐以和心,故德煇美发动於内,而民莫不承奉听从也。”

基本含义

  • 承担聆听,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详细解释

  • 承听是由“承”和“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承有接受、承担的含义,听指倾听、聆听。承听的意思是承担聆听,表示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使用场景

  • 承听常用于形容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接受批评或建议。可以用于表扬他人谦虚、虚心学习的态度。

故事起源

  • 承听的故事起源于《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故事中,贾母要求贾宝玉听取他人的意见,虚心接受批评。这个故事成为了“承听”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承听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总是能够承听他人的意见,不断进步。2. 老师鼓励学生要能够承听他人的批评,不断提升自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承”字和“听”字联想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虚心聆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承听”相关的成语,如“承前启后”、“承上启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承听家长的建议,好好学习。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总是能够承听同学们的意见,为大家解决问题。3. 高中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会承听老师的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承听各个学科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拆字解意

承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