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biésānrì,guāxiāngdài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拼音shì bié sān rì, guā mù xiāng dà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hì bié sān rì ,guā mù xiāng dài ㄕㄧˋ ㄅㄧㄝ ˊ ㄙㄢ ㄖㄧˋ ,ㄍㄨㄚ ㄇㄨˋ ㄒㄧㄤ ㄉㄞˋ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 蒙 母,结友而别”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肃 ( 鲁肃 )拊 蒙 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復 吴 下 阿蒙 。’ 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 穰侯乎 !’”后因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谓别后进步快速,当另眼相看。

基本含义

  • 形容相隔一段时间后再见面时,对对方的变化要重新认识,不能再用过去的眼光看待。

详细解释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个成语源自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是一个智谋过人的政治家,他和蔡泽曾经是最好的朋友,但因为一些误会,他们分道扬镳,相隔三年后再次见面。当时蔡泽已经成为了一位官员,而范雎却还是一个普通人,两人的地位和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蔡泽见到范雎后,要求他重新展示自己的才华,而范雎也表示要刮目相待,重新认识蔡泽。从此,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相隔一段时间后再见面时,对对方的变化要重新认识,不能再用过去的眼光看待。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们相隔一段时间后再见面时的情境。比如,当你和一个老朋友长时间没有见面,对方在你不知不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你就可以用这个成语形容你对他的新变化感到惊讶和敬佩。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具体见上面的详细解释。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其中,“士别三日”表示相隔三天,而“刮目相待”表示重新打开眼界,重新认识对方。

例句

  • 1.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你在这段时间里一定有了很多变化,我要刮目相待。2. 他们曾经是好朋友,但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分开了,现在再次见面时,他们要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士别三日”和“刮目相待”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进行联系。士别三日表示相隔一段时间,而刮目相待表示重新打开眼界,重新认识对方。通过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就可以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范雎和蔡泽的故事,以及其他与这个成语相关的历史典故。同时,你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久别重逢”、“面目一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寒假结束后再见面时,我要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看看你有没有长高。2. 初中生:我们高中毕业后再相聚,我要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看看你们在大学期间有没有变得更加成熟。3. 高中生:我们大学毕业后再相见,我要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看看你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什么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