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兴师动衆在词典中的解释
xīngshīdòngzhòng

兴师动衆

拼音xīng shī dòng zhòng

注音

繁体興師動衆

基本解释

  • 1.谓为进行战争而动员百姓。《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汉书·翟方进传》:“反虏故 东郡 太守 翟义 擅兴师动众。” 宋 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议者或曰:先帝兴师动众,所费亿万,仅得数寨,今復无故弃之,此中国之耻也。”
    2.形容为做某件事而动员很多的人。《红楼梦》第四七回:“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妈就这样兴师动众。”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五章:“有道理大家规规矩矩地拿出来讲,为啥要兴师动众,闹得这样 文王 不安, 武王 不宁的?”

基本含义

  • 兴师动众是指号召众人一起行动,动员大批人马,以应对某个重大事件或挑战。

详细解释

  • 兴师动众这个成语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兴师”、“动众”和“兴师动众”。其中,“兴师”指的是号召军队出动,准备战斗;“动众”指的是动员大批人马,集结人群。合在一起,“兴师动众”表示号召众人一起行动,动员大批人马,以应对某个重大事件或挑战。

使用场景

  • 兴师动众通常用来形容在面临重大困难或挑战时,集结众人的力量,共同应对。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政府或组织号召人们参与某项重大工作、行动或战斗。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面临困难时,积极动员周围的人来帮助自己。

故事起源

  • 兴师动众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左传》。故事中,齐国的国君想要征服邻国晋国,于是他号召众多的军队出动,动员大批人马,以兴师动众来攻打晋国。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号召众人一起行动的情景。

成语结构

  • 兴师动众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政府要兴师动众,及时救援受灾群众。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兴师动众,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军队的将领,号召众多的士兵出动,动员大批人马,以兴师动众来应对一个重大事件或挑战。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兵强马壮、众志成城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兴师动众地组织了一次班级郊游活动。2. 初中生: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兴师动众,共同抗击病毒。3. 高中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我兴师动众地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大家一起努力学习。

拆字解意

兴师动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