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垂询在词典中的解释
chuíxún

垂询

拼音chuí xún

注音ㄔㄨㄟˊ ㄒㄩ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钱大昕》:“今上亲政,垂询 大昕 。”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辱承垂询,用敢附闻。” 鲁迅 《二心集·知难行难》:“﹝十月十四日《申报》﹞ 南京 专电: 丁文江 , 胡适 ,来京谒 蒋 ,此来系奉 蒋 召,对大局有所垂询。”

基本含义

  • 指向有关问题主动询问,以获取信息或意见。

详细解释

  • 垂询是由动词“垂”和动词“询”组成的成语。其中,“垂”表示低垂、下垂,表示主动向下寻求;“询”表示询问、打听,表示主动询问。垂询的含义是指主动向他人询问问题,以获取相关信息或意见。

使用场景

  • 垂询常用于表达在面临困难、需要帮助或需要了解情况时主动向他人请教的行为。可以用于各个场景,例如工作中向同事请教问题、学习中向老师请教知识、生活中向朋友咨询意见等。

故事起源

  • 垂询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二十三年》。故事中,鲁国的哀公想要出兵攻打晋国,但他对晋国的情况不太了解,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晋国垂询情况。这个故事表达了主动向他人请教,以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垂询是由两个动词构成的成语,属于动宾结构。

例句

  • 1. 我对这个问题不太了解,我需要垂询一下专家的意见。2. 在做决策之前,我们应该垂询一下群众的意见。3. 他遇到问题总是愿意垂询他人,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垂询”与“主动请教”“主动获取信息”等概念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将其与故事起源中的鲁哀公垂询晋国的情景联系起来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垂询”意思相近的成语,例如“征求意见”、“请教”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作业上遇到问题,就垂询了一下同学的意见。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经常垂询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3. 高中生:我在写大论文的时候,会垂询专家的建议,以提高论文的质量。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会垂询导师的意见,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拆字解意

垂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