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荡佚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ng

荡佚

拼音dàng yì

注音ㄉㄤˋ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放纵;不受约束。《后汉书·冯衍传下》:“常务道德之实,而不求当世之名,阔略杪小之礼,荡佚人閒之事。” 李贤 注:“放荡纵逸,不拘恒俗也。”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圣人之治天下也,未尝不可以荡佚简易者为之。”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用之於不善,实足以灭国絶种,伏亿万里之病根,而荡佚意志,錮蔽见闻……又其微焉者也。”

基本含义

  • 指放荡、游荡,不安定的生活状态。

详细解释

  • 荡佚一词由“荡”和“佚”两个字组成,其中“荡”表示放荡、漂泊,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居所,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佚”表示游荡、游离,指人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地漂泊。荡佚形容一个人过着放浪不羁、游荡无定的生活,缺乏稳定和目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没有固定的职业、生活无规律,或者指某人放荡不羁、追求享乐,而缺乏目标和责任感。

故事起源

  • 荡佚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德充符》一篇中。庄子说:“荡荡乎其未有涯也,佚佚乎其未有极也。”意思是世界之大无边无际,人生之乐无穷无尽。后来,人们将“荡荡乎”与“佚佚乎”合并为“荡佚”,用来形容人的放荡不羁和漂泊无定的生活。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荡”和形容词“佚”组成。

例句

  • 1. 他整天荡荡佚佚,没有固定的工作。2. 这个年轻人过着荡佚的生活,没有目标和责任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荡佚”联想为一个人在船上漂荡、游荡的形象,表示他没有固定的目的地和生活方式。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荡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荡然无存”、“游手好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过荡佚的生活,我要好好学习。2. 初中生:他整天荡荡佚佚,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计划。3. 高中生:年轻人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不能荡荡佚佚地过日子。4. 成人:他年轻时过着荡佚的生活,现在才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拆字解意

荡佚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