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炕榻在词典中的解释
kàng

炕榻

拼音kàng tà

注音ㄎㄤˋ ㄊ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炕床。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踱到厢房后半间朝外摆着的红木炕榻上躺了下去。”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在炕上躺卧、坐卧的地方,比喻安排好的位置或待人接物的态度。

详细解释

  • 炕是中国北方一种特有的供人们睡觉、休息的地方,是一种由砖石或土坯垒筑而成的卧床。榻是指床,一般由木材制成。炕榻成语形容人们在炕上躺卧、坐卧的地方,也比喻安排好的位置或待人接物的态度。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场合中的位置安排。

故事起源

  • 炕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有一位叫杨慎的文人,他在《古今异义录》中写道:“炕榻,炕在下,榻在上,床位之言。”在这里,炕榻被用来比喻床位的位置安排。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待人接物的态度。

成语结构

  • 炕榻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炕和榻分别表示床位的位置和床的意思。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一直坐在总经理的炕榻上,地位非常高。2. 她待人接物总是态度和蔼可亲,真是个炕榻之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炕榻这个词语的发音,想象一个人躺在炕上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炕榻相关的成语,比如“炕上吹灯”、“炕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教室里的位置就像是炕榻一样,非常舒服。2. 初中生:老师常常把我安排在炕榻上,让我帮忙组织活动。3. 高中生:在学校里,学霸们总是坐在炕榻上,成绩优秀的人非常多。

拆字解意

炕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