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吐肝露胆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ndǎn

吐肝露胆

拼音tǔ gān lù dǎ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ǔ gān lù dǎn ㄊㄨˇ ㄍㄢ ㄌㄨˋ ㄉㄢˇ

    吐肝露胆(吐肝露膽) 

    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决无有厌恶之理……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亦作“ 吐肝胆 ”。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二十餘年倾盖之友,六七十岁皓皤之夫,万里相逢,聚首他县,誓吐肝胆,尽脱皮肤。”

基本含义

  • 形容坦诚、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想法。

详细解释

  • 吐肝露胆源自《左传·僖公十三年》,原意是指在祭祀时将猪的肚子切开,将其中的内脏取出,再将心脏和胆汁放在祭坛上,以表达对神灵的诚心和虔诚。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人们坦率、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毫不保留地吐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不加掩饰或保留。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左传·僖公十三年》中的故事,讲述了吴国公子光和晋国公子重耳在一次祭祀中的事情。公子光将猪的肚子切开,将心脏和胆汁放在祭坛上,表达了自己的诚心。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对朋友吐肝露胆,毫不保留地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痛苦。2. 在这个小组讨论中,大家都吐肝露胆,互相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想象一个人将自己的肚子切开,将内脏取出,再将心脏和胆汁放在祭坛上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坦诚相待”、“直言不讳”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在游戏中吐肝露胆,互相分享了自己的游戏心得。2. 初中生:在班级讨论中,同学们吐肝露胆,畅所欲言地表达了对学校活动的建议和意见。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我们吐肝露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努力说服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

拆字解意

吐肝露胆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