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问题会议
拼音lì bǐ yà wèn tí huì yì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利比亚问题会议 -简介
利比亚问题联络小组第三次会议2011年6月9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与会各方在会议闭幕时发表的宣言中强调,利比亚必须翻开历史新的一页,必须保证利比亚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由阿联酋外长谢赫阿卜杜拉主持,包括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外长以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联合国、非盟、欧盟等国际或地区组织的代表与会。本次会议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向利比亚反对派提供财政援助,并为后卡扎菲时代做准备。
会议闭幕时发表的宣言称,与会各国及国际社会坚决与利比亚人民站在一起,为开启最终实现民族和解与国家重建的利比亚全国对话提供便利,铺平道路。联络小组强调联合国在建立对话和支持全面政治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呼吁各方与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合作,根据利比亚人民的合法要求,共同寻求对这场危机必要的解决办法。
宣言称,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已经失去合法性,应该尽快引退。宣言还要求卡扎菲的部队从其占领和包围的城市撤离,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压力,尽快促成利比亚危机的政治解决。
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伊赫桑奥卢在会上发言时表示,该组织完全支持对利比亚危机寻求政治解决。他强调政治解决的基础是承认利比亚人民对民主、公正、法律尊严和政治改革的合法诉求,而且还必须保证利比亚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不少与会国代表在会上发言,强调支持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重申向利比亚人民提供援助的重要性,强调必须建立国际机制,冻结卡扎菲政权的资产。
在会议间隙,阿联酋外长谢赫阿卜杜拉、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和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负责人马哈茂德·贾布里勒共同签署了一项协议,正式启动对利“全国过渡委员会”的财政资助机制。与会方承诺向利比亚反对派提供财政援助,其中科威特承诺提供1.8亿美元,意大利答应提供3亿至4亿欧元。
本次会议还决定,利比亚问题联络小组第四次会议将在土耳其举行,具体时间待定。利比亚问题联络小组前两次会议分别在多哈和罗马举行。
基本含义
- 指对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讨论和争论,无法得出解决方案或达成共识。
详细解释
- 利比亚问题会议源自1973年的利比亚问题会议,该会议是为解决利比亚内战而召开的。然而,会议长时间进行,各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问题仍未解决。因此,“利比亚问题会议”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长时间的讨论和争论,却无法得出解决方案或达成共识的情况。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各种长时间的讨论会议,尤其是讨论的结果无法得出或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利比亚问题会议。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这次会议已经持续了一整天,真是个利比亚问题会议。2. 他们在会议上争论了整整一个星期,最终还是没能解决问题,真是个利比亚问题会议。
记忆技巧
- 将“利比亚问题会议”与长时间的讨论和争论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利比亚问题会议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信息,以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经常会有利比亚问题会议,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很难,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利比亚问题会议。3. 高中生:学校组织的学生会会议上,我们就学校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后也没能达成共识,真是个利比亚问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