魇样
拼音yǎn yàng
注音ㄧㄢˇ 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魘阳 ”。用符咒或其他迷信手法消解灾殃,或致灾祸于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刘官人 见有了 十二嫂 ,又是个多子的,讖兆相合,不觉大喜。就把实情告诉他,説屡损幼子及妇人教导向 十二嫂 假借旧衣之事:‘今如此多子,可见魘样之説不为虚妄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杨 家住居南边有大木一株,荫蔽数丈。忽一日写个帖子出去,贴在门首道:‘明日午未间,行人不可过此,恐有奇祸。’……果然到了其期,那株大木忽然摧扑下来,盈塞街市。两旁房屋,略不少损。这都是 杨抽马 魘样过了,所以如此。”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挑斗》:“前日婢子到太湖石畔,听见新姨对天咒诅奶奶花胎早堕,六甲俱空……却又抛泥三次,拜了两番,做个魘阳之法。”
基本含义
- 形容惊恐或痛苦的样子
详细解释
- 魇,古代指梦魇或噩梦;样,指样子、模样。魇样形容一个人因为惊恐或痛苦而呈现出的表情或姿态。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在遭受惊吓、恐惧、痛苦等情绪时的表情或姿态。可以用来描述面对突发事件、恶劣环境或压力时的人的样子。
故事起源
- 《说文解字》中记载:“魇,夢魘也。从鬼从厄,厄者,急也。”古人认为魇是一种可怕的梦魇,而魇样指的是在梦中受到惊吓的样子。后来,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现实生活中的惊恐或痛苦的表情。
成语结构
- 主语+魇样
例句
- 1. 他听到那个吓人的故事后,脸上立刻露出了魇样。2. 小明看到蜘蛛的时候,立刻变得魇样可怖。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魇样”与“恐怖的梦魇”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梦中受到惊吓后的表情和姿态,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魇怪”、“魇寐”等,扩大对于形容惊恐或痛苦的表情和姿态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老师突然发火的时候,我看到同桌的脸上出现了魇样。2. 初中生:他在考试时看到了难题,脸上顿时浮现出魇样。3. 高中生:听到父母要离婚的消息,她的脸上露出了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