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跋胡疐尾在词典中的解释
wěi

跋胡疐尾

拼音bá hú lì wě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á hú zhì wěi ㄅㄚˊ ㄏㄨˊ ㄓㄧˋ ㄨㄟˇ

    跋胡疐尾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后以“跋胡疐尾”喻进退两难。 宋 李纲 《谢复观文殿大学士表》:“惟信古太过,而欲为曲突徙薪之谋,故与物多违而每致跋胡疐尾之患。”亦省作“ 跋胡 ”。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四十韵》:“ 鹿角 真走险, 狼头 如跋胡。” 仇兆鳌 注:“《水经注》: 江 水又东流 狼头滩 ,其水并峻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其歌曰:‘滩头白浡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

基本含义

  • 指行动迟缓,拖拖拉拉,没有决断力。

详细解释

  • 跋胡疐尾是一个形容词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行动迟缓,拖拖拉拉,没有决断力。胡、疐和尾都是表示行动迟缓、缓慢的动作,跋胡疐尾相当于三个形容词连用,强调行动的缓慢和拖延。

使用场景

  • 跋胡疐尾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行动迟缓,没有决断力,常用于批评他人的懒散态度或者自嘲自己的拖延行为。

故事起源

  • 跋胡疐尾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人,他的胡子很长,每天行走时,胡子总是会绊到自己的脚,导致他行动迟缓,拖拖拉拉。因此,人们就用“跋胡疐尾”来形容一个人行动迟缓,拖拖拉拉。

成语结构

  • 跋胡疐尾由三个形容词连用,形成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行动迟缓,拖拖拉拉。

例句

  • 1. 他总是跋胡疐尾,办事效率很低。2. 别再跋胡疐尾了,我们要抓紧时间完成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跋胡疐尾”与一个行动迟缓、拖拖拉拉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人胡子很长,每走一步都会绊倒自己的脚,从而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拖延、行动迟缓相关的成语,例如“拖泥带水”、“磨洋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跋胡疐尾,作业总是交不上来。2. 初中生:他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跋胡疐尾,导致成绩下降。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不能跋胡疐尾,要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不能跋胡疐尾,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拆字解意

跋胡疐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