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苛止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ǐ

苛止

拼音kē zhǐ

注音ㄎㄜ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呵斥而禁阻。苛,通“ 訶 ”。《墨子·号令》:“民无符节,而擅入里巷官府,吏三老守閭者失苛止,皆断。” 毕沅 校注:“﹝失苛止,﹞言不苛止之。”《新唐书·王播传》:“时禁屯列畿内者,出入属鞬佩剑,姦人冒之以剽劫,又勋戚家驰猎近郊, 播 请一切苛止,盗贼不能隐,皆走出境。”

基本含义

  • 指对人过分苛责,使其停止某种行为或活动。

详细解释

  • 苛止是由“苛”和“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苛的意思是对人要求严格,苛责;止的意思是停止、阻止。苛止的含义是对人过分苛责,使其停止某种行为或活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对人的严厉批评和责备,以达到制止其错误行为的目的。

使用场景

  • 苛止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他人的过分苛责和指责,以阻止其错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苛止来表达对他人的严厉批评和责备,以期望其改正错误。

故事起源

  • 苛止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大夫季札因为对国君的言行不满而多次批评和指责,一度被国君视为异己。后来,季札的言辞更加激烈,国君遂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斥责。这个故事中的苛止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季札因为对国君过分苛责而被停止。

成语结构

  • 苛止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形容词“苛”表示对人要求严格,动词“止”表示停止、阻止。

例句

  • 1. 他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苛止到了极点,导致很多人纷纷辞职。2.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苛止,使得学生们备受压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苛止”拆解成两个字来记忆。苛的发音与“科”相似,可以联想到严格要求,而止的发音与“之”相似,可以联想到停止。通过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成语“苛止”,可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苛止是一个描述对他人过分苛责和指责的成语,可以与其他形容词+动词的成语进行对比学习,如“严惩”、“严刑峻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要求太苛止了,每次都要求写得很漂亮。2. 初中生:班主任对我们的迟到行为苛止到了极点,经常批评我们。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考试成绩要求很苛止,要求我们每次都取得好成绩。

拆字解意

苛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