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木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g

木正

拼音mù zhèng

注音ㄇㄨˋ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五行官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 句芒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 顓頊 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汉 应劭 注:“ 顓頊氏 代 少昊 者也,不能纪远,始以职事命官也。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孔子家语·五帝》:“ 句芒 为木正, 祝融 为火正。”

基本含义

  • 正直、坚定不移

详细解释

  • 木正是指人的品德正直,坚定不移地遵守道义和原则。形容人的行为端正,不偏不倚,坚守正道。

使用场景

  • 木正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始终坚守正义和原则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史记》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贤臣。他曾经受到诸侯的诱惑,想要背叛自己的国家。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坚守原则,拒绝了诸侯的诱惑,坚定地站在了国家的一边。后来,人们用“木正”来形容他的坚定不移和正直的品德。

成语结构

  • 成语“木正”是由两个字组成的,第一个字“木”表示木头,象征坚硬、坚固。第二个字“正”表示正直、公正。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木正”这个成语,表示一个人坚定不移地遵守道义和原则。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木正的人,从不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2. 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我们应该像孟尝君一样保持木正的态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坚硬的木头,代表坚定不移的品德。将这个形象与“木正”这个词语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要更深入地学习和了解成语“木正”,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文化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孟尝君和战国时期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个木正的人,他从不撒谎。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很木正,对待每个同学都公平公正。3. 高中生:在考试的时候,我要保持木正的态度,不作弊。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木正的品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拆字解意

木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