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峻严在词典中的解释
jùnyán

峻严

拼音jùn yán

注音ㄐㄩㄣˋ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高峻整肃。 唐 柳宗元 《盩厔县新食堂记》:“周阿峻严,列楹齐同。” 唐 白敏中 《滑州明福寺新修浮图记》:“界宇峻严,宛如 鷲山 。”
    (2).严峻。 李广田 《悲哀的玩具》:“父亲永是那么阴沉,那么峻严,仿佛历来就不曾看见过他有笑脸。”

基本含义

  • 严厉、严峻

详细解释

  • 峻严形容态度、举止、言谈等严肃、严厉,不容违背。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严肃的氛围、态度或言行举止。

故事起源

  • 峻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五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国的公子丹在家中饮酒作乐,而他的父亲鲁哀公却因为忧国忧民而忧心如焚。丹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父亲过于严肃。于是,哀公命令家臣把酒杯倒满,放在丹的面前,然后打破了酒杯。哀公解释说:“国家的事务就像这个酒杯一样,如果不峻严对待,就会破碎。”从此以后,“峻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这位老师讲课峻严认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2. 这个领导对待工作峻严要求,不容任何马虎。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峻严”与“严厉”、“严肃”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峻严”意义相近的成语,例如“严肃”、“严格”、“庄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峻严认真,让我们都很害怕。2. 初中生:在学校的纪律中,我们必须要遵守峻严的规定。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必须要对自己要求峻严,才能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我们要对待工作峻严认真,才能得到认可。

拆字解意

峻严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