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谏职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ànzhí

谏职

拼音jiàn zhí

注音ㄐㄧㄢˋ ㄓ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谏官之职。《晋书·傅玄传》:“ 玄 及散骑常侍 皇甫陶 ,共掌諫职。”《新唐书·柳珪传》:“ 仲郢 诉其子‘冒处諫职为不可,谓不孝则诬。请勒就养’。詔可。”《文献通考·职官四》:“乃詔虽不兼諫职者,亦许直前奏事。”

基本含义

  • 指勇敢地进谏,直言不讳地向上级或有权者陈述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详细解释

  • 谏职是由“谏”和“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谏”是进谏、直言不讳的意思,“职”是指官职、职位。谏职表示勇敢地向上级或有权者陈述自己的意见,不畏权势,敢于直言。这个成语强调了直言无忌的精神,是对于勇于提出建议和批评的人的称赞。

使用场景

  • 谏职通常用于形容那些有勇气、有能力并且敢于向上级提出建议或批评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顾问、独立思考的人等。也可以用于表达对于这种勇于直言的精神的赞美。

故事起源

  • 谏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在古代,官员们有责任向皇帝或上级提出建议,以期改进政策和治理。然而,由于权力的集中和威严的存在,很少有人敢于直言不讳地向上级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能够勇敢地谏言的官员被视为珍贵的人才,这也形成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结构

  • 谏职是一个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一直谏职,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改变了政策。2. 这位顾问因为敢于谏职而受到了领导的赏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谏职这个成语:1. 将“谏”字和“职”字分别记忆,理解其含义。2. 想象一个勇敢的官员站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讳的场景,将这个形象与谏职这个成语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官僚体制、政治文化等方面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怕老师生气,我要谏职,告诉老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学生代表,我要勇敢地谏职,为同学们提出更好的建议。3. 高中生:在学校的学生会,我们经常谏职,与校方讨论改进学校环境的问题。

拆字解意

谏职词语造句